嘉宾: 刘树林
时间:2021-01-18
摘要: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铁东区石岭镇塔子沟村党总支书记刘树林,做客“在线访谈”,请刘书记与我们广大网友共同交流塔子沟村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发扬肯吃苦、能奋斗的拼搏精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特别是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等情况,欢迎刘书记。
文字直播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铁东区石岭镇塔子沟村党总支书记刘树林,做客“在线访谈”,请刘书记与我们广大网友共同交流塔子沟村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发扬肯吃苦、能奋斗的拼搏精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特别是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等情况,欢迎刘书记。
刘书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刘书记,请您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塔子沟村的自然情况,特别是当年解放战争塔子山战斗情况,好吗?
刘书记:塔子山,在四平市是一个红色的印记,历史的丰碑。塔子沟村就坐落在塔子山脚下,地处四平市区以东十公里处,全村9个村民小组,2302人,耕地面积4800余亩,是一个依山傍水自然条件较丰富的村,同时也是四平市颇有影响的红色乡村。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平保卫战,塔子山战斗是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东北联军誓死保卫塔子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首首英雄赞歌。
主持人:刘书记,塔子沟村是一个名副其实有着光荣历史的红色乡村,请您与广大网友谈一谈近几年来塔子沟村开展红色教育的情况,好吗?
刘书记:铭记历史,爱党爱国,把红色革命传统传承下来,把鲜艳的红旗扛起来,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如今,在塔子沟村红色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村里的党员群众,还是来村里参观游览红色教育景点的人们,都深深地感到,红色教育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红色革命的种子要牢牢地扎在人民的心里,革命的旗帜要高高的飘扬,红色记忆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塔子沟村之所以能充满和洋溢着红色的记忆,就是因为我们以党建为统领,牢牢抓住农村党组织的根基,固牢基层党的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老革命、老党员、老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先进人物和红色榜样为标尺,充分发挥“塔子山战斗遗址”“活教材”作用,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红色教育开展有声有色。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到塔子山开展红色之旅。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红色党性教育基地”,被四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四平市廉政教育基地。
主持人:乡村振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请问塔子沟村未来发展和项目谋划情况怎么样呢?
刘书记:我们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深度谋划发展特色项目。塔子沟村“两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产业,积极对接在外成功人士争取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帮助种植农户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帮助扶贫对象脱贫增收。加大产业种植技术学习和培训,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我村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项目,同时做大做强农业采摘游。目前,全村农家乐发展到20家,葡萄、香瓜、草莓采摘园5处。把人留住,把吃和购都放到村内,把当地农产品通过红色旅游带到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利用红色资源发展民宿,绿色小菜园、小杂粮项目,努力打造集红色餐饮、红色客栈、红色体验等一条龙项目。
主持人:塔子沟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人居环境和旅游文化环境广受好评,这方面你们村是怎么做到的呢?
刘书记:在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安排部署下,我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保洁员制度,每个小队一名专职保洁员,每天上岗巡视,收拾卫生、清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同时我们组织村民成立流动环境卫生志愿者队伍,定期到塔子山开展白色垃圾拾和宣传教育工作。大喇叭常年在进山入口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将村干道打造成“红色名村”观光旅游新干线,设计红色加党建标识标牌,提升塔子沟村对外形象;在村文化活动广场设置英雄、好人、乡贤等榜样人物宣传长廊;在进入塔子沟村的303线,208公交站点设置大型红色文化标识牌,营造浓厚的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氛围。
主持人:刚刚过去的2020年确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疫情肆虐全球,请问你们村疫情防控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呢?
刘书记:疫情就是命令,我村从抗疫初始就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和镇政府安排部署,从来(返)平人员入户排查登记、到来(返)平人员隔离,从逐屯入户消杀、到重点路口严防死守,我们都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塔子沟村在武汉疫情严重时有2名村名到武汉,从武汉归来,在济州岛疫情严重时有3位村民从济州岛归来。我们村班子不畏困难身处一线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管控,确保我村村民安全健康,目前我村疫情防控工作稳定。
主持人:进入2021年,你们村在大力发展经济以及保障民生方面又有何新的打算呢?
刘书记:2021年,除了常规工作以外,我村还将重点办3件大事。一是将继续依托红色资源,建设塔山生态采摘园区及农家乐,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申请资金,解决村民多年吃水难问题,让百姓吃上自来水。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全村18段60公里的拉地道硬面化问题,确保村民春季运送农资以及秋季运粮道路畅通。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书记接受我们的访谈,感谢广大网友关注,再见!
刘书记:谢谢主持人,谢谢广大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