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

governor
铁东区人民政府   2024-02-01 11:02   来源: 区政府办

2023年四平市铁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27日在四平市铁东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铁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常  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铁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铁东区大疫之后稳健复苏的一年,也是铁东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难中求成的一年。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实施“1355”总体工作思路,聚焦振兴、矢志突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实现了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竞争优势稳步攀升、发展质效阔步跃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区、美丽铁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全市第二,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全市第二。预计到年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公共财政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3.6%。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蓄势赋能,发展动力更加强劲。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完成投资149.65亿元,启运金具、年产1000吨黑豆油及7000吨黑豆粉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湖南中烟芙蓉王、年产130万台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等14个项目投产达效。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24个、总投资754.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申报国债、专项债券、国家和省专项资金等项目50个,总投资62.42亿元。成功争取一般债4500万元,创建4个“百村示范村”,我区成为全省市辖区争取一般债资金最多、创建示范村数量最多、村村过千万的县区。招商引资硕果累累。高质量制作招商宣传片,灵活采用10种招商模式,组织“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191次。投资80亿元的500MW绿电消纳“风火打捆”项目、投资40亿元的未来文化城项目等14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年产100套换热机组、1000台换热器项目签约落地;推进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转向系统产业化技术改造等10个项目纳入省招商引资洽谈推动项目管理系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70亿元,同比增长71.4%。开发区建设跨越发展。经开区实现争先晋位“大跨越”,在省级开发区考评中由全省19名跃升至第7名,首次进入全省前10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医药健康孵化平台二期、绿色食品孵化平台二期、大健康产业园集中供热等项目加快推进。洽谈推动旅居车及方舱生产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10个,完成任务的167%。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稳旧培新,产业发展更显质效。工业经济逆势突破。坚持工业强区首位战略,积极对接企业总部,预计华凯比克希、奋进专用车、世宝机械、大窑饮品等企业产值分别增长290%、190%、110%、80%,助力企业增加产值8亿元。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拓华生物、康福药业、白象食品等8家企业入选省智改数转项目库,入选比例占全市一半以上。抓好企业精准培育,吉林益民堂等4户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选数量全市第一;君远市政、宏大液压实现月度入规和年度入规,个转企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正和制药等5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士百啤酒、大窑饮品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世宝机械成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精细化、一正药业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破解纳爱斯四平有限公司等30户企业瓶颈问题51个,企业生产活力持续释放。截至11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市第二。全域旅游纵深推进。聚焦“山叶石”旅游产业带建设,成功举办“山叶石”乡村旅游文化节,发布铁东区乡村旅游地图2.0版,8条旅游精品线路广受欢迎,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5%、80%。云翠谷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区、叶赫沐心谷生态旅游康养园区、叶赫皇家山滑雪场乘势而上,加大投入。预计我区全年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亿元。消费市场强劲复苏。以“嗨购日”促销活动品牌为引领,精心组织“清凉一夏 乐购铁东”和汽车促销补贴等系列促销活动9次,拉动商品房销售面积14.13万平方米、汽车销售2142辆,接待客流量566万人次,带动消费11.1亿元。社零额和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保持在全市前列。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固本强基、补齐短板,乡村振兴更有成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保护性耕作4万亩,以超常规举措在秋冬季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会战”中高居全省第二位,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二十连丰”,达到5.2亿斤阶段水平。优化种植结构,四平首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暨叶赫旱改水项目已完成6000亩建设,并喜获丰收;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3000亩,“一穴双株”种植模式试验成功,特色蔬菜等经济作物产值同比增长17.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家庭农场、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1家、42家、22家。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大田物联网平台实现全覆盖,率先采用42台无人机投入春季农业生产。推广数字乡村模式,城东乡小塔子村数字乡村工作,得到韩福春副省长充分肯定。人居环境提劲聚力。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实现54个行政村全覆盖,创新工作模式,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改厕任务。叶赫镇砬子沟村、营盘村被评为“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先进单位”。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工程,投资300万元打造石岭至二龙湖段精品路线13公里。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300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51公里,创近十年来投入历史新高,畅通了村屯“毛细血管”。通宵作战、强力征拆,全力确保市政府重点工程303线的路面翻新和四杨、叶马公路顺利竣工通车,打通了全区农旅产业发展“大动脉”。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坚决落实“四不摘”要求,全面落实就业、产业、健康、教育等扶贫政策。成功争取衔接资金1796万元,申报创建帮扶项目11个,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建“千村美丽”村5个、“百村示范”村4个,乡村建设焕然一新,展现铁东乡村振兴题材网剧《村暖花开》,将于春节前在优酷首播。整合涉农资金,聘请专业团队规划设计,倾力将哈福村卧龙泉屯打造成全区最美村屯、全市农旅融合精品点位。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内外兼修、协同发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品质有效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晨检,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86处拆迁地块的655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汽贸城烂尾楼脏乱差顽疾得到彻底根治。29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坤博雍熙府被评为省级“美好家园”小区,东樾府、恒大首府、海银九号被评为全市首批“最美小区”。城区管理全面加强。助推经济复苏,设置植物园夜市、金星夜市和便民秋菜点、西瓜摊,让“烟火气”更具“文明范儿”。加强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建立燃气安全和餐饮油烟长效监管机制,215个隐患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东樾府小区垃圾分类模式全面推广。生态质量持续向好。聚力攻坚叶赫污水处理厂运行问题,成功破解北河清障工程长达7年未植树难题,南北河林廊工程全线贯通。拓展造林绿化空间,植树造林(补植)398亩。强化环保案件整改,中央和省市各级环保督察转办案件及反馈问题按时序完成100%。压实河长职责,各级河长累计巡河3350次,全区14条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严控秸秆禁烧和扬尘污染,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77%,空气质量位居全市第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群众福祉更加殷实。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维护就业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分别完成计划的112.4%、100%。完善社会救助,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5467万元、各类残疾人及高龄老人补贴776万元,北大桥社区食堂建成使用,恒吉社区、兴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强化住房保障,改造危房21户,分配保障性住房320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58户。推进“双拥”创建,“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活动在央视军事频道播出,首届“省级双拥模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考核。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中小学实现阳光招生,铁东区实验幼儿园美好嘉苑分园开园办学,我区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全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验区。加快发展医疗健康事业,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均超额完成任务,我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中荣获全省第一名。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成功举办全区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开展“百姓大舞台”、送文化下乡活动38场。在国家和省级各项体育赛事中,喜获各类奖牌42枚,创历史最好成绩。铁东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被省体育局授予“优秀运动队”荣誉称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完成政府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矛盾纠纷帮帮团”工作被评为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并得到贺志亮副省长高度肯定。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群众满意率达99.9%,位列全市第二,区信访局被评为“全省‘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单位”。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落细“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647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平安铁东建设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从严治政、转变作风,政府建设更加优化。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动态调整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推动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向基层延伸,开展“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政务服务实现了由“能办”向“好办”转变。发挥“信易贷”平台作用,累计为中小微企业融资1.5亿元。依法行政更加规范。深化府院联动机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案件4件,文府小区张某某房照办理案被省高院列为优秀经典案例并在全省宣传报道。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被评为全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案例,石岭镇综合行政执法行政裁量权基准和综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全省推广。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22件、政协提案44件,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清廉政府深化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树牢精打细算过苦日子思想,严控部门预算支出,压缩“三公”经费。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依法开展审计监督。 

  同时,乡镇街道、机关服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残联、统计、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顾2023年,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期,但实际发展成效好于预期。一年的顽强拼搏、勇毅前行,让我们练就了敢打敢拼的过硬本领,凝聚了攻坚克难的不屈斗志,稳固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铁东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坚定、底气越干越充足!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我们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监督与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关心帮助铁东发展的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一直关注铁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对照推进铁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投资规模偏小,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财政增收乏力和刚性支出增加矛盾突出,“三保”压力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基层治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不解放,作风转变不到位,服务质量和效能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全力改进,以自我革命、只争朝夕的奋斗实绩回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实现铁东高质量振兴发展、全方位进位争先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四平要振兴,铁东要先行。当前,铁东高质量发展正处在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激发潜力振兴发展的关键期。尽管前进的道路依然会有诸多坎坷,但我们始终坚信,机会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决心在新时代四平全面振兴中勇立潮头、率先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动铁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竖立了奋勇前行的航标灯塔;《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我区加快产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带来难得机遇。我们没有时间喘口气、歇歇脚,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永远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抢抓机遇、扬长补短、主动变革、苦干实干,高质量推动铁东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更好的成绩! 

  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纵深实施“1355”总体工作思路,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改革和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区、美丽铁东建设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开展七大行动。 

  (一)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坚持把“项目引领”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谋项目、引项目、推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铁东发展后劲。 

  立足实际谋项目。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战略部署,瞄准“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重要投向,策划包装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引资项目20个以上,推动500MW风电建设项目等60个项目早日落地开工。紧盯万亿国债、千亿专项债以及中央和省市预算内投资资金、奖补资金、扶持资金,谋划实施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个,力争四平市铁东区农村24小时供水改造等4个项目纳入国家、省投资计划,加快形成“谋划、建设、投产”三位一体的接续发展态势。 

  多向发力引项目。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压实开发区、各乡(镇)街和部门全员招商责任,精准建立靶向招引清单,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0%。坚持招大引强、扶小育精,充分利用节会、商会、展会等各类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聚焦中字头、国字头、国内外500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项目。围绕汽车及零配件、医药食品、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优势资源精准发力,推动四平经济开发区供销智慧冷链物流、医药产业园二期等项目落地建设。 

  高效有序推项目。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张清单、一抓到底”原则,常态化开展区领导包保项目机制,锁定目标、挂图作战,按照“储备项目抓前期、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思路,全方位破解项目瓶颈难题,全力推进世宝汽车转向系统及关键部件建设项目、年产4亿支玻璃瓶项目等15个项目参加明年全省春季集中开复工,力促鸿诚换热器、艾利尔塑业等40个开复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确保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5个,同比增长20%以上,做到开门红、全年红! 

  (二)开展产业能级优化行动。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首要任务,推动促转型、强优势、聚动能,厚植高质量发展底盘,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推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抓好工业调度,突出21户重点企业产值拉动作用,加大16户总部企业沟通力度,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向四平工厂转移,助推四平工厂产能最大化。全力助企纾困,大力开展专班帮企、政策助企、金融扶企行动,助推金恒建材重启生产,争取世宝机械满工满产,力促盛瑄玻璃产值翻番,打赢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湖南中烟四平卷烟厂、君乐宝、纳爱斯等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紧盯“智改数转”方向,用好用足各级支持政策,推动宏大液压、宏丞黑豆等企业尽快入选省项目库,力促技改投资增长50%以上。强化企业培育,实现吉春制药等3户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小升规”5户。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壮大。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冰雪、避暑“双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到铁东避暑纳凉、赏冰玩雪。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打造叶赫镇魅力“稻东”水稻体验主题乐园、石岭镇卧龙泉屯农村休闲旅游景区。整合A级景区、美丽乡村、特色农业、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培育农耕体验、研学培训、体育休闲等旅游产品,全区接待游客总量要达到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7亿元。 

  促进商贸服务复苏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引导域内大型商超开展促销活动,组织惠民车展等优惠活动,拉动实体商贸业持续增长。积极培育发展假日经济、节庆经济、夜间经济,推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引导电商平台、网红主播聚焦我区特色农产品、休闲旅游等领域,引领带动新消费新体验。支持健康、养老、托幼、房地产、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业企业2户、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三)开展农业农村拓展行动。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优先战略,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打造乡村振兴铁东模式。 

  发展高质高效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深化黑土地保护,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确保粮食稳产。全力推进叶赫旱改水万亩水稻示范区项目,完成剩余3000亩的水田改造任务,确保年底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推广“一穴双株”种植模式,面积达到2000亩。落实标准棚室建设优惠政策,依托万邦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和中储粮,研究发展订单式、特色蔬菜种植。发展梅花鹿养殖,积极申报“四平梅花鹿”地理标志产品,实现梅花鹿养殖量过万头。推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实现全区肉牛养殖量2.8万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7.7万吨目标。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长效管理和督考机制,高效运行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培树美丽庭院、干净人家930户,努力把14个“千村美丽”村和4个“百村示范”村建成省级“标杆村”。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安全饮水、农村危房、农村公路等维修改造,全面落实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努力建设和美乡村。 

  缔造富裕富足幸福生活。严格落实“后评估”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多渠道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挖掘用好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经营性收入,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1家。推进“互联网+农业”,加快建立叶赫“味稻”、叶赫红果等农产品线上销售体系,全方位、多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开展品质城区创建行动。坚持把“宜居城区”作为建设引领,持续强功能、优形象、增质感,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建设生态宜居秀美铁东。 

  扮靓城市“颜值”。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果,常态化开展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等环境薄弱地段专项整治,高质量组织城区清扫保洁和冬季清雪,确保主次街路、居民小区达到“五净三根清”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人行步道、巷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监管、建设和维护。扎实推进社区代管小区向专业化物业管理和业主自治过渡,实现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全覆盖,专业化物业服务比重不低于70%。坚持“软引导”和“硬约束”并重,深入开展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高压管控车辆乱停、摊点乱摆、私搭乱建、“野广告”乱贴等行为,坚决防止“脏乱差”现象反弹,让城市更有序、更整洁、更精致。 

  提升生态品质。以创建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引领,努力打造美丽四平“铁东样板”。强化源头“治污”,严抓秸秆禁烧管控,压实各级河长责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河水实现“三无”标准、土壤质量总体稳定。认真有效“整改”,序时推进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案件整改,以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取信于民。多措并举“护绿”,发挥林长制网格巡林和态势感知平台巡察巡护作用,实现全区森林资源林长责任区域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落实“双碳”目标,聚焦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强化节能减排,鼓励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全面开展公共机构效能提升,加快创建节约型机关,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铁东。 

  (五)开展改革开放赋能行动。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区之路,全面促改革、扩开放、优环境,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以坚定信念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调整完善薪酬、绩效考评等相关机制,建立经开区综合考评体系,牢牢站稳全省省级开发区第一方阵。推进金融服务改革,推动“红本贷”业务惠及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信易贷”、“吉企银通”等线上融资平台推广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数字乡村”工作,推广小塔子村智慧农业发展“铁东模式”,尽快在全区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以系统思维扩大开放。抢抓“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吉西南产业转移示范区”、“六市一体化”等机遇,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项目。抓住中俄战略合作契机,广泛宣传推介铁东,帮助企业拓宽外贸业务渠道。充分发挥经开区开放平台作用,强化与一汽解放集团、外省先进开发区、北京金华商会等单位开展互访活动,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加强与永康等对口支援地区的密切合作,推动产业与资本、项目与资本有效融合。 

  以企业视角优化环境。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聚焦企业的急难愁盼以及瓶颈问题,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优质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铁东经验”。大力推进信用联合奖惩工作,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信用奖惩协调联动,推动企业信用资产变现。 

  (六)开展惠民暖民提升行动。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奋斗目标,突出更充实、更全面、更持续,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促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办好十项民生实事。①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0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500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②加快4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③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④申报创建“千村美丽”示范村10个、“百村示范”提升村3个,加快乡村振兴步伐。⑤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提高群众出行质量。⑥实施绿化美化工程43.37公里,打造四杨、叶马公路绿色长廊。⑦打造“牛街1985”主题商业街区,丰富群众夜生活。⑧投资388万元,更新中小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⑨全面提升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2个,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⑩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深化就业创业,统筹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创业就业扶持,打造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社会救助,落实多部门应急调解联动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关爱保护。强化住房保障,做好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分配工作,确保廉租住房补贴申报落实到位。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实行“阳光分班”,严格执行“双减”政策,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健康铁东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关注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健康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能力。积极繁荣文体事业,持续办好“百姓大舞台”,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开展“旅游+体育”系列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七)开展风险隐患整治行动。坚持把“化解风险”作为工作导向,全力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筑牢全面振兴安全根基。 

  慎终如始抓牢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深化消防安全、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系统治理,常态化排查“九小场所”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乡(镇)街应急管理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突发事件预警能力和处置效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多措并举推进矛盾化解。围绕“事要解决”这个核心,进一步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包保和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压实事涉部门和属地责任,持续推动集中治理重复访和化解信访积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打造升级版“矛盾纠纷帮帮团”,加强培育金牌、特色调解工作室建设,着力提高案件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 

  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聚力做好金融风险化解工作,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处置力度,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深化“八五”普法工作,高效开展“法律六进”等活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治安重点问题打击整治力度,以平安建设的过硬成绩换来群众的安居、安康、安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以更新的举措、更实的作风、更大的作为,着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让政治过硬成为本色,切实做到忠诚履职。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做到上级有要求、政府有行动、落实有成效,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让人民至上入心见行,切实做到为民造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作决策听民声、顺民意,办事情念民忧、行民盼,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下大力气解决群众、企业、基层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老大难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三)让法治思维成为自觉,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成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和  政执法行为,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四)让担当尽责蔚然成风,切实做到务实高效。始终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该办的事“事不过夜”,让担当尽责成为政府最鲜明的底色。对标先进、对照一流,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加强调查研究,确保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推动铁东高质量发展。 

  (五)让清廉正气持续充盈,切实做到勤政廉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让铁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政府过苦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以政府廉洁指数提升群众信任指数。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振志气、鼓士气、扬锐气,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区、美丽铁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名词释义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释义 

   

  1.“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三管三必须”:指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综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的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的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 

  4.“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四大集群”指大农业、大装备、大旅游、大数据;“六新产业”指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农业、新旅游、新电商;“四新设施”指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 

  5.智改数转: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包括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集成应用的叠加,以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6.“秸秆变肉”工程:指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提高秸秆饲料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模式,加快发展肉牛等草食畜牧业,促进农牧循环经济发展。 

  7.“五净三根清”:“五净”指马路净、雨水井口净、路边石净、绿岛净、人行步道净;“三根清”指墙根清、树根清、电线杆根清。 

  8.“三无”标准:指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 

  9.“红本贷”业务:指一种以农民土地使用权证为抵押物的贷款方式。 

  10.“一主六双”:“一主”即《长春经济圈规划》,“六双”分别为双廊(《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双带(《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双线(《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双通道(《长白通(丹)大通道发展规划》《长吉珲大通道发展规划》)、双基地(《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专项规划》《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双协同(《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规划》)六个规划。 

  11.“吉西南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支持东北地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2023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 

  12.“六市一体化”:2022年7月30日,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高质量振兴发展首次市长联席会议在四平市召开。“六市”包括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辽宁省抚顺市、铁岭市,内蒙古通辽市。“六市”建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机制,有利于探索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13.“九小场所”:指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额定就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小饭店、床位数50张以下的小旅馆,以及小型的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等场所。 

  14.“法律六进”:是中国特色的普法术语,指通过开展普及法律的活动,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是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06年提出并布置的为期五年的一项普法工作。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