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governor

嘉宾: 邵艳涛

时间:2020-10-12

摘要: 多年来,四平三中教育傲立全市之首,形成了独具三中特色的教育发展格局及个性鲜明的文化氛围,创造了四平市教育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文字直播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四平市第三中学副校长邵艳涛,做客“在线访谈”。多年来,四平三中教育傲立全市之首,形成了独具三中特色的教育发展格局及个性鲜明的文化氛围,创造了四平市教育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请邵校长围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话题,和大家聊一聊,欢迎邵校长。 

  邵校长: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作为全市广大家长和学生关注和向往的名校,一所被广大家长和网友说成是被挤破门槛子的初级中学,三中到底好在哪里呢?您能不能首先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是什么? 

  邵校长:我校践行的办学理念:实施阳光教育,实现多样发展,即:阳光—让每一个生命有爱!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阳光管理、阳光德育、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文化的独特文化体系,提炼出了“守信、尚善、求真、唯美”的校训,形成了“励志、求知、勤奋、文明”的校风,进而凝聚成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三中精神。 

  我校始建于一九五四年,是吉林省首批办好的“普通初中达标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00多平方米。2007年11月,在铁东区委区政府、铁东区教育局的关怀下,学校整合原五中资源,并逐步完成两校区人员的充实与调整,以三中原有的教师资源影响带动五中教师,逐渐完善了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6年,在东南新城新建的3860平方米的全新的现代化校区投入使用。2020年8月,三中附小正式成立,今年新一年级招生142人,设立了4个教学班。学校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大步快步、跨越式发展! 

  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人,省级优秀教师、科研型名师、精英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新秀21人,中考命题教师28人次,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教学骨干160多人,师资力量在地区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优良的传统、科学的理念、高效的课堂以及中考二十一连冠的骄人业绩、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确立了三中在四平市的强校和名校地位。 

  主持人: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四平三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人所共知。今天请邵校长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三中近几年来都取得了哪些成就,特别是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邵校长: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2016年,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姜丽霞校长明确提出,学校要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树立“大教育质量观”,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死读书,拿高分”的应试教育人才,而是以培育特定阳光性格为基点,以培养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阳光学生为宗旨,以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自由发展、健全健康的阳光人为终极目标。 

  在措施与做法上,我们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这样几个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和终身发展;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较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许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束手无策。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校领导班子在学习先进课改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进行高效课堂改革,构建“五步三查”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师”“学生”两个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和创新的意识,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近年来,随教育质量稳步攀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名师工作室理事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校、全国家长示范校、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核心基地等奖项90余项。学校实现了中考连续21年遥居全市之首。今年中考我校单晓彤同学以622.5分获全市第一名,各高分段人数遥遥领先,共有886名同学考入四平一中、实验中学、三高中,录取人数有史以来最高! 

  主持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为彻底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现象,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四平三中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邵校长:2012年,我校率先进入课改3.0时代,首开四平教育先河。2013年加入全国名校共同体,成为全国高效课堂理事校、新生态教育实践校。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013年7月--2016年7月,仿学阶段。高效课堂,课堂采用的是小组合作“2253”模式,在全国高效课堂培训基地比较有影响的新模式。 

  2016年7月--2017年7月,创课阶段。阳光课堂,结合校情、学情,自我扬弃,按照“学情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助推”的理念,创设了理科的任务型、文科的板块式、综合学科的知识清单型等多种导学课堂模式。 

  2017年7月—2020年7月,推新阶段。阳光自主课堂,课堂教学模式: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按照“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理念,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两条原则:一是以生为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二是保护个性发展。 

  2020年7月,固模阶段。推出新五步三查课堂模式。追求多样文化,突出学科本质,各学科呈现不同的特点;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少教多学”高效率。 

  我们的新阳光自主课堂立足学生合作探究的小组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创新力,为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不懈努力! 

  在姜丽霞校长颇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之下,2015年底,我校率先开设了阳光校本课程,再次开创四平教育先河。 阳光校本课程是基于“阳光教育”理念,并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与各学科特点相结合,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建构的课程体系。现在,我校共有2200多名学生参与校本课学习,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体育类、艺术类、科学类、人文类等四大版块。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正式发布。“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校教学中”?我们更关注的是除了学科知识本身,学校还能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基于此,2018年伊始,我校开展了核心素养一月一主题活动,第三次开创四平教育先河! 

  主持人: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特色教育的有力支撑。三中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道德素养,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或者办法? 

  邵校长:我们首先确立先进、科学、人本的教师观。坚持“师本原则”,加强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幸福指数,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 

  我们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思想上奋发进取、工作上踏实肯干、业务上精益求精、作风上朴实无华、执教上严谨求实、爱护学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体概括为:师德高尚---厚德敬业;师能精湛---博学慎思;师风淳朴——奉献开拓 

  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是精神引领,打造阳光创新型团队。 

  三中人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独特的“六种精神”即: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从严治校的负责精神;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爱校如家的奉献精神;克己奉公的自律精神!我们时刻让老师们明白:学校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单位,更是我们生命质量的所在。学校不是某一人或几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三中人的利益共同体。 

  开展教职工个人愿景规划活动并结集成书《心语心愿》、《馨语流芳》,将教师个人目标的设定与学校整体发展构建和谐统一;搭建评先选优平台,组织开展“校园最美教师”、“我身边的优秀党员”“大美三中 卓越功臣”等评先活动,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对师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二是校本培训,构建阳光学习型团队。 

  我们创设教学研讨、学术研究的良好学习氛围,要求教师做到四个“一”: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订一份教育专业报刊杂志,承担一项教育科研课题,写一篇教学心得。对教师业务的具体要求是实现“四个突破”,以六个“是否”来反思自己,形成学习—反思—提高“三位一体”的“教”“思”“学”教师团队。 

  我们开展的“阳光教育大讲堂”、 《立足本岗创特色 求真务实谋发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提升 发展创新》外出学习汇报等系列讲座活动,每一期都感人至深,收效甚佳。 

  开展校本教研和业务培训活动,进行教师基本功考试、师生同步考、学科组教师单项竞赛、能力水平考查测试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先后开展过教学标兵示范课、教学新秀引路课、新课改探讨课、研究性学习研讨课等。 

  开展名师工程系列活动,设定阶梯式发展目标,采取类似游戏升级版公开课形式促教师提升,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生力军。 

  三是以情感人,打造阳光和谐型团队。 

  在抓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信教师是教育之本,是兴校之本。姜校长告诫我们“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工作中我们想方设法地解决教师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关心诸如教师子女上学,解决青年教师婚姻问题、红白事、教师遇到重大疾病等问题,对家庭遇到苦难的教师向全校教师发出爱心捐助倡议等。我们还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成立了“四平三中爱心基金会”,启动了以“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关心、经济上资助”为主题的“1+1育才奖学、助学行动”,共筹善款,资助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近2000人。  

  我们关心职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如教工拔河比赛、篮排球比赛、跳绳比赛、艺术作品展等。 

  四是铸师魂工程,创建阳光规范型团队。 

  学校始终把政治思想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注重“立德树人”和依法执教的引领工作,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遵守《四平三中职业道德要求》,通过开展学习教育、“一岗双责”履职、树立师德典型、人人都是领跑者等活动,来践行“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初衷,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强化师德教育,“三乱”现象得到了有效扼制,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升。 

  大家知道磁场效应,今天的四平三中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一个巨大的教育场。这个磁场的外围已完全被一种“气场”所包围,这个“气场”就是三中的阳光内核,就是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使每一位三中人严格恪守三中校训、积极发扬三中精神,才像温暖的阳光一样,播撒爱心和智慧,无私奉献。 

  主持人:非常感谢邵校长接受我们的访谈,感谢广大网友关注,更希望广大网友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受益,再见。 

  邵校长: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