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吴红宁
时间:2020-11-05
摘要: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四平市第六中学副校长吴红宁,做客“在线访谈”。近年来,四平六中教育一步实现一个新跨越,一年实现一个新突破,创造了四平市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文字直播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四平市第六中学副校长吴红宁,做客“在线访谈”。近年来,四平六中教育一步实现一个新跨越,一年实现一个新突破,创造了四平市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请吴校长围绕办特色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话题,和大家聊一聊,欢迎吴校长。
吴校长: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作为一所处于市郊,位置比较偏僻的学校,从不被家长和学生认可,到连续几年好评如潮,六中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呢?您能不能首先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宗旨等都是什么?
吴校长:我校以“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为办学目标,立足现有的办学条件,坚持“人文化办学、精细化管理、多元化育人”的办学定位,提炼出了“博雅精进”的校训,并发展成“知博行慧,众和致远”的六中精神。
在铁东区委、区政府、铁东区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不断充实,逐渐完善了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使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体验成长。让学生获得发展机会,让教师体验教育成功,让家长分享教育成果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学校以“教师六特别”“学生六特有”办学思想为引导,即六中教师“特别敬业、特别奉献、特别爱生、特别钻研、特别勤奋、特别团结”,六中学生“特有秩序、特有礼貌、特有诚信、特有学识、特有思想、特有自信”。以统传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设了以艺体社团活动为载体的育人空间,树立了“特色六中、人文六中”的教育品牌。
主持人:当前,我市、我区学校间的各种竞争相当激烈——学苗竞争、教师竞争,教学质量的竞争等等,竞争无处不在。身为北山脚下的比较偏僻的第六中学拿什么与市中心的初级中学进行有效的竞争呢?
吴校长:我校是全市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小班额教学”“封闭式管理”“军事化训练”是我们的优势。规范化的寝室和专业敬业的寝室管理团队,彰显了我校师资力量雄厚,七十年悠久的建校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良的传统、科学的理念、高效的课堂教学,加之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研究的深入,我们摸索出一整套具我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学习在路上,超越无极限。
主持人:作为一所初级中学,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四平六中近些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逐步提升。今天请吴校长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好吗?
吴校长: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早在2018年全校教师大会上,苏丽宏校长就明确提出,学校要全面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以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自由发展、健全健康的阳光人为终极目标。
具体落实在,“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关注核心素养提升”。结合我校学情,科研团队构建了课堂“六步四动”的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线索,以小组活动为载体,贯穿于情趣导入,出示目标,指导独学,群学展示,总结回归,检测评价的六步流程。适时运用一体机,增强课堂知识容量。运用好一分钟记忆,增强课堂有效性,形成一个课堂上小组互助合作,学生展示点评,师生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培养了学生探究、质疑和创新的意识,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确立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诗词吟唱为我校的特色,通过大型艺体活动来培养、训练、展示学生的才能,设立了涉及体育、艺术、文学、科学等十二个社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能力。我们的音乐社团编排的大型歌舞表演《启航》《追梦》,课本剧《绣红旗》曾多次参加市里区里表演,深受好评。我们的诗歌吟诵《春江花月夜》在省里举办的诗词吟唱上大赛荣获二等奖。学校连续几年都有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被重点高中录取。每逢传统节日和红色节日,我们都会举办诗会和艺体活动,激励学生爱国情操。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相得益彰。
主持人: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四平六中坚持特色办学,注重课堂教学改革,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吴校长:近年来,随着教育质量稳步攀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厅“绿色校园”、吉林省教育厅“先进寝室”、四平市文明校园、铁东区名师工作室示范性教学基地等数十项称号。中考成绩连年提升,不仅有学科满分,而且有统招生和特长生逐年递增的势态,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中考我校有三名同学考入一中统招,并再次超额完成指标生任务,三年三大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持人: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特色教育的有力支撑。六中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道德素养,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或者办法?
吴校长:我们以“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为教师工作基准。加强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全体教职工牢记:只有个体付出,才能换取集体发展。保持不断进取、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积极向上、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坚持开展“寻找最美六中人”活动,学习身边先进典型,实现教师的职业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利用好各级各类培训项目,打造终身学习、业精学深的教师团队。每学期都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校领导积极参与各学科做课、评课、磨课和校本教研活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校际间交流,内外兼修,在立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坚持领导巡课制,校长带头给学生辅导课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提升。近三年,我们培养出1名草根宣讲员,2名省级教育科研骨干教师;4名市级教学精英;7名市级学科专家组成员;一名铁东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15名省级教学研修骨干;28名市级骨干教师,35名区级骨干。55人完成国家级课题,45人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学校始终把政治思想建设、师德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强化师德教育,逐步实现了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声誉提升的三大跨越。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校长接受我们的访谈,感谢广大网友关注,更希望广大网友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受益,再见。
吴校长: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