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信访“女团”
在铁东区信访局的17名领导干部中,有7名是女同志。作为基层信访女干部,既要当单位中爱岗敬业的“女汉子”,又要做家庭里温柔贤惠的“女主人”,既要当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又要做心系群众的“贴心人”。疫情防控的战斗一打响,她们所向往的诗与远方,就是深爱的家乡与人民,她们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就是用平凡的坚守打赢这场无烟战。
她们,是良心二人组。
“影妹子,还有5分钟到!”“别着急姐,喷壶嘴又冻冰了,在电暖气上烤着呢,我先兑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这两句话成为了玉泉委小区疫情防控消杀组付佳丽和温影的每日经典对话。
“影妹子,消毒消杀这个工作很重要,领导信任咱们,咱们一定要消毒到位,保质保量。”
“姐,你说的对,咱们得对的起自己的良心。那咱们就从单元门一直消杀到顶楼,多喷点。”
“行,咱们把喷壶嘴调到最大喷雾档,上楼消台阶和门口,下楼消楼梯和扶手。”
“好的!B.C类人员重点消毒。”
这段对话是付佳丽和温影第一天消毒消杀时的约定。她们这样想、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直至今日,二人还承担着消毒消杀工作,尽管寒冬里每天都大汗淋漓、浑身酸痛,尽管消毒水的刺激使她们嗓子干痒、眼睛流泪,尽管口罩的水汽使她们憋闷异常、面部起皲,但她们仍铭记并信守着最初的约定:每一次消杀都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她们,是“浪费”二人组。
费时。最初的消毒消杀工作,由于二人都不熟悉原料与水的配比比例,也没有固定的容器装运,只能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凭感觉兑比,再加上刚开始高强度的爬楼体力不支、口罩憋闷等原因,经常需要短暂休整,消毒工作常常需要4个小时左右。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多和体力的逐渐增强,消毒工作基本上3小时可以完成。目前,二人共累计消杀了约100个小时。
费力。由于玉泉委小区是老旧小区,7栋楼全部为6层步梯,楼道环境较差,楼梯台阶高度参差不齐,她们每天都要提着自己配好的80斤药液和两个满载5斤药液的喷壶进出35个单元70次,往返210层楼约3500级台阶,疫情期查看他们的微信步数每日都在万步以上。每次消杀,二人从不计较对方的劳动量,而总是抢着提药液想让对方省点力气,就这样,她们在每日的消杀工作中互相了解、增进感情,成了一对好姐妹。
费原料。玉泉委小区是一个弃管多年的老小区,其中居住的多是安土重迁的老年人和身在异乡的打工者,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购买消毒液比较困难,每次消毒时,他们会在门内听声音,然后礼貌的说:“孩子,能给我家门口多喷点么,我家是一楼,上下楼人多。”每当这时,付佳丽总会爽快的答应,并多喷些药;有一次,六楼的一位大爷说自己家门口喷的药液少,付佳丽听了二话没说,重新上到六楼,进行了二次喷洒,大爷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负责的好干部。就这样,这家多喷点,那家多喷点,社区每次送原液,总开玩笑称这二人为“84日光族”。
她们,是乐观二人组。
“姐,等疫情结束了,我要把我这条溅了无数滴84的裤子珍藏起来,给我将来的孩子,给他讲我们的故事。”付佳丽听了温影的话笑而不语,用心疼的眼光看了看自己新买的皮棉鞋。这两个女同志,除了消杀工作外,还是机动人员,看密切接触者、替班卡点同志、撰写新闻稿……,付佳丽的二胎宝宝尚在哺乳期,其丈夫参与了四平高铁站的疫情防控,夫妻二人没有帮手却要轮流值勤、照顾孩子们,异常辛苦;温影则刚参加工作,外地的她独自租房居住且身体瘦弱,体重只有90斤。难以想象,她们纤弱的身体是怎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扛起了整个玉泉委小区35个单元的消毒消杀任务和机动工作,应该是共产党员坚强信仰的支撑。
日复一日的消杀工作苦累异常、枯燥乏味,因为小区临近净叶莲寺,准备消杀时,两个人经常打趣的说:“今天的朝拜路又开始了,咱们又行善了。”累到气喘吁吁爬不动楼梯时,还不忘用微信互相鼓励:“朝拜尚未结束,同志咬咬牙,再加把劲儿。”终于,望着喷壶里见底的84溶液,闻着满楼道的氯气味,她们心满意足,仿佛自己消灭了新冠病毒,相视一笑道:“今日功德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