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

governor
铁东区人民政府   2011-02-23 09:09   来源: 区政府办

2010年四平市铁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全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业绩。预计到2010年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64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2.28倍,同比增长23.3%,年均递增29.8%。截至2010年末,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1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7倍,同比增长52%,年均递增28%,其中区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1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4倍,同比增长35%,年均递增18%。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91.16亿元,共开发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2个,总投资116.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3户,产值完成175.9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 9.4倍,同比增长50%,年均递增59.8%;利润完成6.3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5.7倍,同比增长74.8%,年均递增65.3%;增加值完成52.1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9.7倍,同比增长32.1%,年均递增52.5%。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十一五”期间技术改造累计投资45亿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61倍,同比增长10%,年均递增21.2%。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60元,比“十五”末期增长69%,同比增长15%,年均递增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5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7倍,同比增长20%,年均递增22.3%。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16.5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80%,同比增长19.9%,年均递增1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3:68.9:25.8。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完成了15.8万平方米人行步道的硬面化铺设,新增林地面积20629亩,新增绿地面积5.5万平方米,修筑“村村通”水泥路227公里,通村公路实现了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我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全区呈现出城乡繁荣、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先后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区”、“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平安吉林建设示范区”。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铁东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突出南接北融,做强“两区六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惠及民生,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加快推进特色园区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三带”生产力布局和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战略部署,我们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努力建设“两区六园”,加快推动铁东由主城区向中心城区、由单一工业区向城市功能完备的综合产业区转变。铁东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5户,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41%。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进展,上海路、奋进路、东泰大街、利源街等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对原303国道铁东经济开发区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并率先在全省安装了风光互补路灯。叶赫旅游经济开发区旧城区改造工程、环湖路工程、叶赫满族古文化一条街工程正在有力推进,界门、木栈道等项目全部竣工。分别举行了四平市专用汽车产业园和吉林省教育出版产业园两个批次、20个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达60余亿元。其中四平市专用汽车产业园被列入省级特色园区,园区内奋进专用汽车年产1万辆特种车项目年底前可实现试车投产,被评为市优秀重点建设项目,一汽四平专用汽车改装车、北方专用汽车等项目进展顺利。机械加工产业园内吉林世宝精密铸造一期项目进入量产阶段,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填补了全市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中没有汽车高级精密铸造技术的空白。农丰乐农业机械制造项目已经竣工,生产设备正在安装调试。生物农业产业园内吉林巨润大豆蛋白肽项目全面展开,获得北欧投资银行贷款995万欧元。现代物流产业园内四平金元冷链配送中心项目已经竣工。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整体规划编制完成。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项目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是“重点项目推进年”,年初以来共赴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济南、青岛、潍坊、宁波、十堰、台湾等地招商,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重点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全年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9个,亿元以上项目27个。截至2010年末,实现城乡固定资产投资79.85亿元,同比增长63%。吉林庆达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被评为市优秀重点建设项目。中广核四平山门风电场项目全面开工。富元管塔、亨泰机械制造、桦鑫绿色包装纸箱等项目进展顺利。与则泰集团签订了三维数字扫描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今年我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区。“南接北融”取得新进展,与长春市绿园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沈阳分别与中广核辽宁分公司、华锐风电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应对严重洪涝灾害和低温冷害,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粮食产量达到2.8亿斤。农业产业集群化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 户。“两区一建”全面展开,共建棚膜小区7个、棚室3143栋,标准化牧业小区27个,牧业总产值实现3.16亿元,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实现7200万元。大力开展“十村示范,全面提升”工程,新修农村公路排水边沟25公里、院落围墙1500延长米,粉刷围墙5000延长米,清理垃圾、草垛、边沟、厕所6000余处。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处,解决了6000多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力推广环保型农家厕所,现已安装1650户。农村新能源建设全面展开,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户安装太阳能1250平方米,安装节能灶400余个。认真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活动,投资70余万元,绿化村屯30个,更新造林面积6.8公顷,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区三个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森林防火实现了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产业功能不断提升。一是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长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型宣传片《中国叶赫》全面开机,成立了平安叶赫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铁东旅游网站和中国叶赫旅游网站,印制了“凤舞神州”明信片邮册和魅力叶赫风光册。参加了“2010?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会上举办了“2010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推介会”,与北京等十家埠外旅行社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增强了对域外游客的吸引力。二是成功举办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系列活动。举办了“中国?叶赫转山湖开河鱼美食节”,邀请吉林市歌舞团举办了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开幕式,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和一线明星组成的大型文艺团体来平加盟 “叶赫风情”大型文艺演出,逾万余群众分享文化大餐,为四平市文艺演出史上的第一次,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了演出盛况,并将在央视播出。三是做好旅游项目建设。引进了江西东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木结构生态汽车营地及山地越野汽车户外运动场所项目,中福卡转山湖旅游度假村、石药集团大架山生态观光农业等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与则泰集团签订并启动了数字叶赫项目,叶赫那拉滑雪场项目已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市没有大型滑雪场的空白。

  ——资本运作深入开展,平台融资成效显著。区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资本运作年”,在加强资本运作、扩大资金来源、推动融资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深入开展银企百家行、政企银对接洽谈会等活动,加强了与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吉林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东北证券等金融部门的联系,为银企对接搭建平台,为企业融资打开绿色通道,累计为企业融资8.9亿元。为了提升广大机关干部及企业家资本运作能力,与清华大学签订了百名干部、百名企业家“双百培训工程”,组织100名机关干部和100名企业负责人分10批在清华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与东北证券四平中央东路营业部共同举办了金钥匙经济大讲堂活动,连续举办了三次鑫达创业经济大讲堂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和企业家的“资本意识”、“人本意识”。

  ——城区建设全面提速,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马路市场得到进一步遏制。道路保洁水平不断提高,全天候清扫保洁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对城乡结合部和北河两岸积存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改善了居民卫生条件。加强城区绿化美化,道路出口绿化全面完成。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紫气大路、开运街全面施工。启动了长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修建了重工路、平东二小南路、合力路、立业路等断头路段,方便了群众出行。协调供暖部门,“暖房子”工程稳步推进。完成8个弃管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叶赫满族镇、山门镇、城东乡中心乡镇建设,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市低保对象已达14077户、20027人,农村低保5348户,5707人。新农保工作扎实推进,为40478人办理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为81.5%,名列全省新农保参保率第一名,为年满60周岁以上8671名农村老人发放了基础养老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7%。城市医疗救助517人,救助金额45.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78人,救助金额50.4万元。城区5000余户低保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全力组织抗洪抢险,战胜特大洪涝灾害,实现了主要河流无溃堤、水库无垮坝、群众无伤亡的目标。实施工资倍增计划,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月工资人均增长600元。着力推动全民创业,全区新增民营企业118户,个体工商户3173户。城镇新增就业55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立了2个创业市场,2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扶持440个小老板踏上创业征程,带动城乡2100人就业。组织16户规模以上企业与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举办了政校企人才招聘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676人。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力度,连续七年实现重大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举办了铁东首届安全生产文化节活动。继续开展“大接访”,下力气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遗留问题。开展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5家中小学校被评为四平市教学管理先进校,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大课间活动取得新成果,被教育部评为“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实验区”称号。科技工作成效显著,2个项目列入2010年度国家星火计划立项项目行列。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技下乡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演出70余场。举办了“绚丽铁东,活力四平”元宵灯展及新春文化庙会活动,灯会盛况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新建了城东乡文化站,进一步完善了山门镇文化站和叶赫满族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农家书屋发展到34家,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我区运动员在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取得了6枚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总分和奖牌数名列全省县区组第三名、全市第一名。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得到发挥。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双轨并行,政策生育率93.2%,自然增长率1.3‰,在“兵儿子”、“团女儿”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邻里亲”活动。认真开展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助残工作收到实效。“五五普法”深入人心。健全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基层大量矛盾纠纷。村“两委”换届平稳顺利。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双拥模范城区成果不断巩固。圆满完成了石岭镇接收的各项工作。总计35万字的2009年版《铁东年鉴》已正式出版发行,《四平市志?铁东篇》编撰工作全面完成。人防、法制、民族、宗教、老龄、档案、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区社会和谐,大局稳定,形成了目标同向、上下同心、各方携手、协调联动的干事创业氛围。

  ——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软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6件,建议、提案办复率达到100%。将“创先争优”工作和软环境建设有机结合,注重把工作精力集中到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上来,深入实际,以现场办公、专题会议等工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绩效评估,政府各部门执行力不断提升,落实“一岗双责”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了政府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铁东夯实基础、积蓄能量、加快赶超的五年,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区纪检委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乡(镇)街、各部门、各条战线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投身于铁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关心帮助铁东发展的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一直关注铁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优势不强,支撑性、牵动性大项目还不多,承接辐射能力还不强;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不够优化,亟待发展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城乡环境管理、整治水平仍需提升;工资增长、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增多,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机关干部工作不在状态、作风漂浮,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加强。对以上问题,区政府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和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十二五”是铁东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风险、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牢牢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国内经济整体向好,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继续改善。市委《“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纲要》的实施把铁东发展的方向、重点更加紧密地融入全市区域发展布局之中,为我们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对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发展活力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经济增长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外部诸多制约和影响,项目落地难度加大;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发愤图强,扎实苦干,努力实现铁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末期,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95.3亿元,年均递增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1亿元,年均递增8.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31.4亿元,年均递增24.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8.8亿元,年均递增28.9%。

  三次产业比重为2.6:67.3:30.1。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6.43亿元,年均递增32%。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53.1亿元,年均递增30%;增加值达到159亿元,年均递增25%;利润达到15.67亿元,年均递增20%。

  农业总产值达到8.4亿元,年均递增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400元,年均递增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2.1亿元,年均递增3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纲要》为指导,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铁东”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为主线,提升铁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突出南接北融,强化改革开放、招商引资,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加快推动富民进程,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干部群众收入,努力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增长25%。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4亿元,增长32%。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8亿元,增长3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67亿元,增长30%;增加值达到65.12亿元,增长25%;利润达到7.56亿元,增长20%。

  农业总产值达到5.72亿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60元,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75亿元,增长3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4%。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坚持把推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做强主导产业作为工业强区的重中之重。按照“特色发展、产业聚集、链条延伸”的发展思路,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推进产业结构、行业内部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产业体系,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产业格局。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全面升级专用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全力向“新高特优”方向发展。突出抓好光伏产业、生物产业、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发展,谋划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劲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帮助企业争创各类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积极搭建企业与知名院校、科研单位的对接平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

  (二)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立足铁东“一核三带”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和“南接北融”的重要着陆区,我们要加快构建具有铁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城区。突出特色产业园区载体,实施“退城进区”,推动项目集中、集聚、集群。抓好铁东经济开发区建设,使其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的重要引擎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推进叶赫旅游经济开发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加快实施专用汽车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超级平台及整车生产、一气改装车、红嘴改装车、雄风专用车的推进力度。全力支持机械加工产业园世宝集团精密铸造二期工程建设,积极谋划三期工程。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吸引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建设集仓储、运输、服务为一体,辐射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综合物流枢纽。扎实推进生物农业产业园天成玉米L-乳酸、聚乳酸,巨润大豆蛋白肽等项目建设进度。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以昊华、精细化工、纳爱斯等企业为依托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以构建建材产业园区为目标,引导水泥工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有效整合鹿业人才和技术资源,创建鹿业产业园区,使鹿业发展规模化、工业化。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园,加快吉林庆达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二期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金星教育产业园、北京则泰三维数字研发基地、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工程学院二期工程扩建项目进度,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吸引更多的域外资本、各类生产要素进入我区。突出“南接北融”,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沈阳经济圈、长春经济圈经济技术合作。谋划项目抓包装。各乡镇、街道要立足资源和基础优势,有计划地包装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强的好项目,并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推介,继续实施点对点招商,提高引资的实效性。签约项目抓落地。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将每个签约项目的如期履约、资金到位、项目开工和工期进度等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形成各阶段、各环节可查、可控的目标管理体系。要建立项目回访制度,认真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明年4月要如期举行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的开工仪式。依托项目抓招商。要根据各个部门和招商人员的关系资源和要素优势,明确地域,做到脚步走出去、眼界宽起来、财富流进来。继续坚持高层次、小分队、专业化、定向性招商,按照科学规律抓招商。坚持外商内商一视同仁,外资内资一样优惠,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家投资兴业。要多设路标,不设路障;要多开绿灯,不设红灯;要多变通放行,不设卡禁行,为企业雪中送炭,为项目全程服务,为成功锦上添花。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市委“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部署,推进山门镇、叶赫满族镇、石岭镇、城东乡一体化联动发展步伐,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旅游观光等产业。以党政机关的迁入为拉动,建点成带,加快东部新城迅速崛起。利用好相关政策,集中抓好一面城村、塔山村整村改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到“三区一建”工作中来。倡导挣钱有理、发展有功、干好有奖的现实理念,鼓励三级干部带头致富,支持大户快速致富,扶助小户稳步致富,激励乡镇、村屯年年进步。发展规模养殖小区,促进养殖方式的转变。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养殖领域,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努力实现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农业。有效开展大户示范、典型引路活动,把叶赫的香菇、有机大米,山门的葡萄、制种,石岭的鹿业,城东乡一面城村、房身村农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向深入,让特色农业遍地开花,让棚膜经济逐渐壮大。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建设,加大包保和帮扶工作力度,谋划争取一批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村屯绿化美化等建设项目,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

  (五)做大做优旅游产业,提升铁东对外影响力。一是全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项目,重点建设旧城区改造工程、环湖路工程、叶赫满族古文化一条街、大架山景区、中福卡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推进旅游产业新突破。二是打造林、湖、雪、鱼、果五大生态旅游品牌,积极培育乡村休闲游、生态观光游、满族文化游、民俗风情游、四叶公路游等特色旅游服务项目。三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要风景区设施,抓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四是提高“农家乐”旅游品牌质量,建设土特产品一条街、树立开河鱼品牌、提升“叶赫人家”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户服务水平。五是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特别要精细化做好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各项工作,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游客来叶赫观光旅游。六是整合旅游资源,完善精品线路,将山门、叶赫、石岭、二龙湖旅游网点连点成线,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打造高效融资平台,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充分挖掘资源、土地、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化资源为资本,激活存量资本、产业资本,推进资产资本化。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扶持个人创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全面启动四平市首家村镇银行,引导资本破解“三农”发展瓶颈,助农增收。支持优质企业资产重组,加快推进精细化工、天成玉米、一正药业等企业上市步伐。以现有平台为基础,与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等战略投资者创新合作模式,有效整合资本资源。全面落实全民创业各项金融扶持政策,培育创业主体,孵化创办新企业,加强政府和企业两力合一,培育形成大企业集团。

  (七)加快人居环境建设,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速。树立“经营城区”理念,坚持多渠道融资,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紫气大路、开运街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要改善。要着手实施“四绿工程”,即绿色城区、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要加快城区绿化建设。不断增加新的游园、景点和公共绿地。对现有街路和景点,要按照见缝插绿的原则,合理密植补植,消灭“光秃路”。要加大叶赫、山门、石岭旅游带周边道路绿化力度,扎实推进北河两侧绿化工作。强化城区建设和管理,切实抓好蓝天、碧水、宁静、亮化、洁净、畅通、生态、安全等八大工程建设,大力开发城区水、林、广场、绿地、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继续开展城区市容环境大会战,搞好卫生整治,提高日常保洁水平,全面改造弃管小区,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科学规划卫星城镇发展蓝图,抓好叶赫满族镇、山门镇、石岭镇、城东乡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八)大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解决好保障性民生。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廉租房建设,公平合理分配廉租房。继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优抚安置和助残工作。解决好发展性民生。实施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提供技能和创业培训。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0人。解决好安全性民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严防事故发生。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素质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实现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园入企、进村入户。繁荣文化事业,邀请国内演艺界一线明星、著名作家、画家来铁东演出、采风、创作,通过唱说铁东、宣传铁东、把铁东推向全国。年内在5个街道成立文化活动中心,在12个社区成立文化活动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社区行动计划”,通过领导干部、部门单位包保社区的方式,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利益谋福祉。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征收协调力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升财政支撑能力。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双轨并行,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编制管理。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新农合工作。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为困难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维护正常用地秩序,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继续开展“大接访”活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促进信访事件及时、依法、就地解决。关心老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统筹抓好统计、人防、史志、档案、民族、宗教、政府网站、外事、侨务等工作,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认真落实区委的各项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切实提高机关干部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各部门领会落实区委区政府战略意图的能力;切实提高突破重点工作的能力;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打造一支说话实、干活猛、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加强监察督查,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启动电子政务大厅,解决群众、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推进审计、监察工作,以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看到的是更为广阔的天地和更加美好的前景。在过去岁月中,铁东曾经留下许多的精彩;在未来的征途上,铁东将要续写更大的辉煌!重任在肩,豪情满怀,领导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是我们追求更大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求富图强,带领全区干部群众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