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平市铁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全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目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全区呈现出各业兴旺、城乡繁荣、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
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工业规模、速度、质量和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跨跃,“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次达到100户,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完成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41.3%;增加值预计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预计完成3.93亿元,同比增长66.2%;产销率实现98%。基础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带动作用逐步显现。铁东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吉林银行4600万元贷款支持。专用汽车产业园全面启动,园区一期27.36公顷用地已通过预审,奋进汽车改装有限公司15.41公顷征地工作全部完成。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发展计划,争取到省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经济开发区土地收储工作得到实质性进展,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现入驻企业10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户,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9个。工业经济的良好态势,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0.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2%,预计财政总收入3.68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项目建设年”成效显著。2009年我区确定为“项目建设年”。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招商规律,成立了项目办、金融办(上市办),确保为项目服务真正落到实处。高层次、小分队、专业化招商效果明显,今年以来由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带队,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赴北京、上海、苏州、宁波、南京、南昌、泉州及日本、韩国等地招商,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利用省市提供的招商平台进行招商,抓住四平市政府在北京召开同乡联谊会的契机,我区进行了大量的招商引资洽谈工作,先后有4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成为同乡联谊会上的一个亮点,受到上级领导好评。全区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86.3%,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67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3000万元项目85个,3000万元--1亿元项目64个,1亿元—5亿元项目15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全市首批19个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区设主会场,19个亿元以上项目中我区占了7个。两期总投资20亿元的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是我区最大的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四平市农丰乐农业机械生产项目是我区最大的农用机械生产项目,总投资5.1亿元吉林巨润功能性大豆蛋白肽项目拥有国内一流的高新生物专利技术,总投资1亿元的韩国GL精工机械株式会社环保型砌筑材料加工设备项目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这些项目的引进落户,进一步优化了我区产业结构。以总投资6亿元世宝集团精密铸造项目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项目年底可实现试车投产,成为拉动我区经济的强劲引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努力破解土地、资金两大瓶颈问题,与吉林银行四平分行签订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并加强了与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农发行、储蓄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联系,成立了四平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为银企对接搭建平台,为企业融资打开绿色通道,全年为企业融资超亿元。金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我区被评为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区。
现代农业实现新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今年尽管遭受了严重的伏旱,粮食产量略有下降,但由于蔬菜特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具有一定基础,劳务输出发挥出规模效益,加之国家的惠农政策和粮价上扬,所以粮食虽然减产,农民却没有减收,而且收入有一定幅度增加。扎实开展省“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温室、大棚生产面积达到3405亩,产量完成2685万公斤,实现产值5414万元,全年蔬菜特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6亿元。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14个,其中4户获得省奖励资金40万元,两户获得标准化项目建设资金40万元,向上争取到畜牧专项资金及设备60万元,畜牧业预计实现产值2.68亿元。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全口径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601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050元,同比增长15%。农业产业集群化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户,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认真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全年补植苗木120万株,造林面积5000亩,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总投资425万元的塔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水库容量达到220万立方米。投资770万元解决了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着眼“村容整洁”,积极争取到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全力推广环保型农家厕所,塔山村现已安装36户,下一步将在各村屯大力推广。争取省专项资金100万元,建设标准化玉米粮仓,切实解决“地趴粮”问题。总投资1675万元共52.3公里的农村公路改建项目现已全面竣工。“百镇建设工程”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叶赫满族镇纳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首批试点镇,名列全省首批25个镇前四名,在我市排名第一,并争取“百镇建设工程”专项贷款1.88亿元,现已到位3000万元。叶赫旧城区改造项目、环湖路工程项目、叶赫满族一条街项目现已全面启动。城东乡一面城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城东乡立业村、平东村,山门镇新兴村,叶赫满族镇英额卜村、永合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旅游事业实现新拓展,开发开放不断深入。充分发挥铁东有城有乡、山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比较优势,不断满足市民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按照“旅游发展,规划为先”的思路,委托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编制了景区总体规划,以叶赫、山门、下三台三大旅游区为中心,加强了叶赫古城、山门二郎山庄、转山湖水库和山门水库风景区、叶赫国家级森林公园、山门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的开发建设,全力打造满族文化旅游、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家乐旅游等旅游品牌。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收公司资本、民营资本开发旅游业,先后引来了总投资3.9亿元的中福卡转山湖旅游度假村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四平塔山公园项目及总投资3000万元的叶赫滑雪场项目。抓好旅游节庆经济,成功举办了“赏铁东胜景、品开河鲜鱼”活动,于8月18日--10月10日举办了首届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这是铁东建区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累计接待人数1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益4000余万元,农副产品销售近1000万元。依托旅游优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突出骨干品种”的要求,打造观光采摘农业,全力推进万亩中草药基地、万亩葡萄园、万亩榛子园、万亩有机水稻、万亩制种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农产品种植结构。
民营经济实现新腾飞,全民创业步伐加快。加大帮扶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能,公开办公电话,为民营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法律咨询及涉软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正药业、精细化工、北威钼业、每天食品、金士百啤酒、庆达光盘等一大批民营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户数现已达到1103户。放开、放手、放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全民创业空间,全力实施吉林省《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及“小老板创业工程”,个体工商户达到12378户,比2008年增加340户,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税金9.96亿元,同比增长60%。“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开展,城乡流通体系日趋完备,预计到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8亿元,同比增长24%。在北京召开的“2009年全民创业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上,经过指标测评和专家审议,我区荣获“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区”殊荣。
城区建设实现新提升,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全年新维修人行步道33768 平方米。不断加大清扫保洁工作力度,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城建设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冬季清雪成效显著。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新开路、金谷路新建翻建工程全面竣工,对东山大路南段两侧人行步道进行了铺装,万兴商业城项目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新加坡不夜城、宏泰幸福城等一批地产项目全面开工,与坐落于我区的欧亚商城、大学城(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遥相呼应,对于改善我区城区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位、建设宜居城区将起到尤为突出的作用。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全区自办保洁委全部纳入环卫处统一管理,和平路市场、小九队市场管理职能全部移交我区,规划区域外建设行政管理权现已下放,各项管理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改善民生实现新进展,社会各项事业亮点纷呈。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5000个,新增就业458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区被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城镇集体企业退休职工3522人纳入社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扎实推进,到年底将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城市低保对象已达20400人,月发放低保金342万元,纳入农村低保5645人,年人均补助水平由540元提高到760元。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1897户低保户享受廉租房住房补贴待遇。城市医疗救助2919人次,救助金额112.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098人次,救助金额48.6万元。社区工作又结硕果,我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教育教学质量日益提高,“一评三考”等五项工作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结为五大亮点,顺利通过“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评估验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总投资506万元平东二小校舍改造工程全部竣工,结束了我区城区中小学砖瓦房校舍的历史。德育科研成果喜人,被评为全国“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先进实验区。认真开展冬春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做好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和项目申报工作,4个项目被纳入市科技项目储备行列,两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四平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山门文化站、叶赫文化站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建立了15户农家书屋,满足了广大农民朋友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在吉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我区共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全省位次前移至第15位,全市排名第一。积极向上争取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50万元及价值80万元的体育器材,修建了20个农村健身场地,深受农民朋友欢迎。文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叶赫满族镇新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遗址239处,普查工作位居全省第二名。财税工作成效明显,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财经秩序明显好转。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展开,绩效评估工作扎实推进。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生育关怀继续发展,“邻里亲”做法在全省计生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空巢家庭”和“兵儿子”代表在国家计生委举办的事迹报告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计生家庭代表赴京参加了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庆典。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成立了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站及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新增残疾人就业119人,助残工作收到实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参合率达到91.5%,认真开展甲型H1N1流感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总投资137万元的山门卫生院、长发卫生院新建改建工程全部竣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为6家单位提供法律支持与服务,挽回经济损失240万元,叶赫满族镇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深入人心,健全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基层大量矛盾纠纷。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双拥模范城区成果不断巩固。积极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全面启动了《铁东区2008年年鉴》编撰工作。继续开展“大接访”活动,共受理群众来访486件、2760人次,切实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局面。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力度,成功举行了我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连续五年实现重大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认真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统计、人防、民族、宗教、老龄、档案、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形成了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局面。
政府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15件,政协委员提案70件,办复率达到100%。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服务企业百家行”活动相结合,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营造了“风清气正、和谐为民”的政风环境。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加大监察工作力度,政府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区长公开电话、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日趋完善,成为宣传铁东的良好平台。机关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创造力、凝聚力日益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诚信铁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抢抓发展机遇,实施投资拉动,经济转型全面启动的一年;是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是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改善民生,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区纪检委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乡(镇)街、各部门、各条战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努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广大人民和域外投资者,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向关心帮助铁东区建设的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驻区单位,向一直关注铁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效益不高,运行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收入压力加大,法定支出有增无减,支撑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环境整治有待进一步深化;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帮扶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些干部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使政府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更加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铁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加快振兴崛起的关键之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在加深,同时,周边县(市)区都在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区域竞争环境更为激烈。但是我们更应看到,国家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用正在发挥和显现,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随着我区投资拉动力度不断加大,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新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点不断涌现,更为我们持续发展积蓄了强大的能量和后劲,所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应对得当,抢抓机遇,措施得力,经济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内需驱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加强旅游开发,高度关注民生,为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的新城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60.04亿元,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9.9亿元,增长30%;增加值达到50亿元,增长25%;利润达到4.52亿元,增长15%。
财政总收入达到3.16亿元,增长19%。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增长30%。
农业总产值达到5.52亿元,增长10%。
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增长1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76亿元,增长20%。
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工业稳定发展。保工业就是保发展、保就业、保稳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市场需求低迷、资金短缺加剧的严峻形势,要把支持、帮助和服务企业作为一项突出任务,继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百家行”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统筹和服务力度,坚持经常深入企业,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和产需衔接,协调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保证重点工业企业运行顺畅,增产增效。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扩能改造、整合重组和对外合资合作,重点推进在建工业项目竣工和建成项目投产,形成新的增量。继续培育发展规模企业群体,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逐步在全区形成梯次跟进、后劲充足的骨干企业发展群体。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全力推进装备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已经完成技改投资的技术创新项目争取全部竣工投产。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实施重点产业跃升计划,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全力实现基础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等产业集群的新突破,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波动能力。切实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创业环境。积极为企业经营者创造学习条件,提高其新形势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爱护他们的创业热情,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快速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带消费、促增长的主导作用,坚定不移地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发挥项目办职能,围绕各乡镇、街道种养殖资源、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社区服务等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深度包装一批成长性好的项目,指导各乡镇、街道进行点对点招商,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抢抓机遇,借势上项目,瞄准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谋划申报一批符合政策导向、事关铁东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要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专用汽车产业园、文化教育产业园、生态旅游开发区等特色化专业园区为平台,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促进招商引资总体水平上台阶。要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渠道,采取高层次招商、小分队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地区作为重点,努力扩大招商覆盖面;以东博会等省、市组织的各项经贸活动为依托,组织开展好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与发达城市广泛建立友好关系,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的对接。要注重资本运作,实施“资本运作年”,通过运作我区资源,包装一批资本运作项目进行专项招商,实现快速发展。发挥金融办职能,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增强融资服务功能。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形成有效的银政银企信息对接与合作机制。抓好项目建设进度,突出抓好中广核风力发电、世宝集团精密铸造、巨润功能性大豆蛋白肽、一正药业中草药种植加工、农丰乐机械制造、中福卡转山湖旅游景点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在建项目早日建成,达产达效,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亮点。把铁东经济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平台,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加速主导产业集聚。要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引入和整合专用汽车产业项目,迅速做大做强专用汽车产业园。依托昊华、精细化工及一正药业,积极推进医药化工园建设,争取早见成效。围绕吉林巨润大豆蛋白肽、天成玉米L-乳酸和聚乳酸、一正中草药种植加工基地做足生物农业园文章,使园区成为我区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农业科普教育及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立足实际,多元化运作,加快中小企业平台建设,集中解决企业共性需求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快捷服务,促进企业增产提效。
(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以项目建设为统领,以农业产业化为牵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依托区域优势,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以“一村一品”、“一屯一业”为目标,以每个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科学规划,发展特色农业项目,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好示范,兼顾一般,调整我区种养殖业生产结构,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要发展精品畜牧业,坚持总量扩张与规模化养殖并重,深入实施以畜产品精加工、特种经济动物推广、动物防疫体系、牧业小区建设为重点,积极破解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形成饲养、经营一体的产业集群,建设牧业强区。充分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切实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棚膜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提高无公害蔬菜产量,推进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户家中,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尤其是在种植技术、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做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培育名牌,争创名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的辐射作用,促进全区棚膜经济发展。要着力抓好加工、流通、专业批发市场等各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拢,向规模经营推进。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结紧密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要培育新农民,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00人以上。扎实推进叶赫“百镇建设工程”工作进度,确保叶赫满族镇旧城区改造项目、环湖路工程项目及叶赫满族一条街项目早日竣工,争取使山门镇入围全省百镇建设工程试点镇,争取使更多的村在“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中取得好位次。不断拓宽县域经济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渠道,继续推进村镇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筹建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深化旅游工作,强力推进开发开放。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推进我区开发开放战略,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一要在政府主导上有新招数。要以我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积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景区规划、游览线路、综合服务以及创业环境上,要有新的思维理念,制定一些新办法,出台一些新措施,闯出一条新路子;二要在构建品牌上有新理念。依据铁东旅游特色,准确定位,突出特点,打造具有铁东特点和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三要在市场运作上有新思路。从景点挖掘、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充分运用启动民资、吸引外资、招商引资以及股份合作等多种办法,实现市场化运作;四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组建旅游客服中心,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力运作星级酒店项目,提高景区的接待条件和服务水平;五要在文化内容上添新内涵。要在深度开发叶赫满族镇景区景点的基础上,搞好对满族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景区、景点和叶赫古城遗址整体文化内涵,体现我区特殊的文化历史韵味,加强与海内外叶赫家族的联系,适时举办一次叶赫家族祭祖仪式,推进满族文化中心建设。六要在提高知名度上有新举措。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全方位推介铁东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满族风情、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物产等资源,进一步提高铁东的知名度;要把发展节庆经济作为我区对外开放的载体、招商引资的平台、展示铁东形象的窗口。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和农业优势,适时举办啤酒节、采摘节、旅游节等活动。
(五)实施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腾飞。大力实施“全民创业推动年”,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要培育创业文化,大力弘扬红嘴集团的创业精神,以开办“创业大讲堂”为载体,让一切有利于群众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让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脱颖而出,让一切领域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出来。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在投资准入、市场经营、金融支持、技术改造以及权益保护等方面,真正使民营企业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经营上有靠山。要培养创业主体,全力实施吉林省《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及“小老板创业工程”,既鼓励下岗职工、转业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也鼓励政府机关人员投资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既鼓励民营企业扩大规模二次创业,也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面激活保险、房地产、文化产业、服务外包业、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繁荣消费市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实施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支持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到中心集镇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
(六)坚持建管并重,打造人居发展环境。按照“优化管理、提升品位”的思路,加快建设适宜人居城区步伐。要坚持节约集约供地,依法合规建设,完善承载功能,稳步有序地推进城乡开发,切实惠及城乡百姓。理顺城区卫生管理机制,倡导环卫精神,扎实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为招商引资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深入开展乡容村貌综合整治,以硬举措促使农村面貌得到实质性的改观,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创造条件。加强环境卫生教育工作,定期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达到教育学生、警示市民的目的。配合棚户区改造,妥善协调拆迁,积极参与建设用地的招商和服务,力争早日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使之与新加坡不夜城、欧亚商城、万兴商业城、大学城、宏泰幸福城相对应,彻底改变我区人居环境。要引导开发商注重高标准住宅的开发建设,协调推进住宅小区物业化管理,改善社区环境。强化城区经营管理,坚持把经营理念贯穿于城区建设始终,努力用经营的思维规划城区,用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区,用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区,不断加快城区建设市场化、社会化步伐。
(七)不断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铁东。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扶持弱势群体,普惠全区百姓,切实改善民生,体现以人为本。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动态管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工作。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全力做好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尤其是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要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加强高危企业、重要环节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目标。要严密治安防范,坚决堵塞犯罪漏洞,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扎实有效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治疗工作。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素质教育进程,着眼于教育公平、城乡统筹,强力整合教师资源,实现教育水平优质化。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与吉林师大、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高校资源的交流,建立区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组织和指导企业开展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推进企业技改与产业升级。繁荣城乡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征收协调力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升财政支撑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双轨并行,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编制管理。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作用,积极化解基层矛盾,强化依法治区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演练,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要继续开展“大接访”活动,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畅通信访渠道,维护机关工作秩序和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反映合理诉求。继续开展打击传销、制假售假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对餐饮卫生、食品、药品的监管,保证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努力做好统计、人防、民族、宗教、老龄、地方志、档案、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八)提升行政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决维护区委的领导核心,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要注重实干,提高执行力,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工作,切实增强抓项目的本领、解难题的能力、促发展的水平。要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层次,营造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打造诚信铁东的服务品牌,使铁东真正成为服务的高地和投资的洼地。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办好惠民之事,在实干中树立形象,在成事中赢得民心。从严各项工作制度,令行禁止,确保政令通畅和统一。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树立廉洁自律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起点、新机遇要有新面貌、新气象,更要有新举措、新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政府面临的任务艰巨,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把全部心智倾注于铁东发展,情系铁东人民,在扎实工作中求突破,在科学发展中谋崛起,为建设最适合人居、最适合创业、最适合发展的新铁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