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18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方案》(四东政办发[2018]12号已于2018年3月1日由区政府办公室印发。
一、方案出台背景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造林绿化规划的重要年,四平市绿化委员会出台了《2018年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市造林绿化总任务50万亩,春季任务40万亩,秋季任务10万亩。其中,林地清收还林任务30万亩;村屯绿化提升2611个;打造市级精品屯20个;农田防护林任务6100亩;防风林任务656亩;环路绿化任务5685亩;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10151亩;义务植树任务948亩;非林业用地造林任务9.75万亩。其中铁东区如下:造林绿化总任务5.72万亩,春季任务4.58万亩,秋季任务1.14万亩。其中,林地清收还林任务3.53万亩;村屯绿化提升143个;打造市级精品屯4个;农田防护林任务500亩;防风林任务18亩;环路绿化任务2000亩;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1725亩;城区绿化(义务植树)任务108亩;非林业用地造林任务1.31万亩。
为了更好地完成以上任务,经区政府研究印发了《2018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方案》。
二、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是成立组织。为了统一协调此项工作,成立了以于荔欣区长为组长、杨晓光副区长为副组长及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调度造林绿化工作。
二是落实任务。铁东区造林绿化总任务5.72万亩,其中春季任务4.58万亩,秋季任务1.14万亩,其中:林地清收还林任务3.53万亩,村屯绿化提升146个、打造4个市级精品屯,农田防护林任务500亩,三北防护林带补植防风林任务18亩,环路绿化任务2000亩,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1725亩,城区绿化(义务植树)116亩,非林业用地造林任务1.31万亩。
三是工作重点。根据全省三年清收、五年还林的总体安排,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已到了最后的关键一年,任务十分艰巨,对2018年林地清收还林任务要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地块和人头,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今年我区将继续完善提高全区143个村屯的绿化建设,做到每个村屯不同程度地绿化提档升级全覆盖,同时打造市级精品屯4个,推进“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全省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全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面积为500亩,各乡镇要抓紧完善具体改造规划,做到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着实;开展重要水源地和水系生态保护工作,要在整个条子河水系两岸各栽植3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下三台水库和塔山水库周边平地500米以内、山地第一山脊线以内都要清理耕种,全部栽树;根据《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责令对市区周边占用林地未取得林业审批手续的采石场进行关停和生态植被修复的公告》,实施对林地非法开采矿山植被恢复;继续抓好城区绿化,重点实施城乡公路绿化、河流绿化、公园绿化、水源区保护和庭院绿化等多方面绿化建设
四是技术措施。根据城市绿化要求改造截头截枝树,城市主副街路及街边花园所有的截头树、截侧枝树力争在3年内全部清除,每年清除三分之一,改栽大乔木3—5米高的全冠小树;禁止给树打吊瓶,全部改用能够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滴灌袋,树木栽植经过第一次灌水之后,以后不再直接向植树穴盘内灌水,而是在贴近每棵树的树干下放置一个滴灌袋,既能保持省水不缺水,还能提高水温,尤其能保证土壤透气性,从而使根系恢复快,能够大幅提高成活率和树势恢复;各社区补植的同时要禁止私人种地,设立固定永久标示牌,喷印“林深养颐年,有树人长寿”、“维护公益生态,共享保健功能,严禁私人种地”等字义;密植杨、柳、京桃、稠李、白蜡、果树、糖槭等大乔木,株距不能大于5米;不给灌木专留空间,在乔木之间填充灌木;在街路每侧的人行道上,靠近街路的一边栽一行大乔木,在人行道的内侧如果有可以植树的条件,再栽一行至多行,行人可以走在林荫隧道里。如果人行道内侧没有植树条件,在靠近街路的一边尽量栽双行。
五是保障措施。一要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各乡镇都要成立由一把手为总指挥的造林绿化工作指挥部,把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各部门互相配合,为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要强化指导,保证质量。要把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措施,区造林绿化领导小组将对全区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造林绿化任务。三要扩大宣传,营造氛围。新闻媒体要组织力量,深入造林绿化第一线,发掘典型,总结经验,广泛宣传,形成造林绿化的良好氛围。四要活化机制,科学管理。要激活造林绿化机制,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激发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要坚持科学的造林绿化标准,严把苗木关、栽植关和抚育关,确保造林绿化质量。五要检查验收,严格考核。区政府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造林绿化结束后,区政府将组织检查验收,对好的通报表扬,对差的进行批评,对出现问题的进行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