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突出特色 注重实效
——铁东区教育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综述
近年来,铁东区教育局立足教育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创建富裕和谐新铁东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区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连续被评为区、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坚持到位。成立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形成局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科室齐抓共管、教职工积极参与的运行机制。在机关、学校设立宣传橱窗,在教育信息网站开辟专栏,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各校充分利用板报、校园网、广播站等对精神文明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开展“吉林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定期更换好人榜,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事例教育广大教职员工,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注重实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度,从党委一把手做起,以上率下,带头领学。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形成了工作上互相通气,思想上互相交心,生活上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开展警示教育,让干部时刻保持警醒,建立完善权责制度,明确岗位目标责任体系和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体系。要求领导干部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热情服务基层和群众,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服务水平,抓好工作落实;大力推进行风建设。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对各单位关于厉行节约、公款旅游、职务消费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群众关心的乱补课、乱收费等方面问题对各校进行警示。召开全区师德师风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通过一线教师介绍平凡感人的事迹,让大家学有榜样,超有标杆。同时,开展“万师进万家,真情帮万生”走访活动。全区教师积极参加走访帮扶活动,几年来教师家访八万多人次,直接帮扶贫困学生15724人,帮扶金额283975元,提高了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开展多样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先后组织开展“文明科室”“平安校园”“德育示范校”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开展的排舞大赛、羽毛球比赛、户外徒步、书画大赛、第一套戏曲体操推广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情操,营造氛围。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突出特色。加强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局根据区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加强学习保质量,提高认识增成效”的工作思路,切实解放思想,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点,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迅速行动,全面实施,稳步推进,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丰富活动内容,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德育为先,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重点做好课程德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工作。重点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举办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用鲜活有力的主题、丰富多彩的内容、阳光向上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活生生的德育教育里。
打造书香工程建设,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开展我喜爱的图书展、读书推荐会、好书漂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让孩子在读书活动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连续七年隆重举行“铁东区中小学‘亲子阅读·书香铁东’诵读大赛”,让亲情与书香合二为一,展示出了良好的家教风采,也让阅读活动实现了预期目的;通过“道德超市”引领孩子们步入诚信友爱的轨道。几年来“道德超市”在全区中小学中陆续开张,不仅成为培养学生“诚信、友爱”品格的新鲜载体,而且销售总收入已资助贫困生百余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扎实开展大课间活动,过独木桥、轮滑、武术、花式跳绳等项目引进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氛围。认真开展足球进校园的宣传和试点校的落实。按时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各校还积极开展了“阳光志愿者”“爱心义卖”等公益性活动,特别加强对孤寡老人的尊重与孝敬教育和对单亲子女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传递温情彰显志愿者风采。
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名师范围、活动内容和相关要求,成立了10个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的“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名师定期支教,兼职支教、讲学支教等支教活动。制定了《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办法》,加强对各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扎实做好各级好人的推荐活动。截止目前,已有1人被评为全国好人,6人被评为吉林好人,16人被评为四平好人,2人被评为“四平好人·最美教师”,1人被评为“四平好人·最美班主任”,2人被评为“四平好人·最美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