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幸福渠道 提升服务水平
——铁东区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
年初以来,铁东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放在心中,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城乡面貌极大改善。强化城区市容环境治理,全区动员、全面整治、全力以赴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旱厕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市容绿化、废品回收、小区车棚等20项专项行动,共清运垃圾6万吨,清除占道经营、店外经营5000余处,清除广告1万余张,清刷喷涂广告4000余条,清理整改废品回收站114家,清理乱堆乱放1800余处,清运各类“三堆”、无主杂物2000余处;整改公厕20座,拆除旱厕45座,修补和铺装次干路步道1.2万平方米。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出动车辆5940辆次、保洁人员10980人次,累计清运垃圾21600吨,清理农村道路479公里、沟塘40公里,拆除废弃建筑物63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升级。扎实开展“绿色家园”建设。坚持“边整治边提升、边清洁边绿化”原则,投入资金298万元,实施城区春季绿化、乡村道路、公共空间、庭院等绿化美化工程,城乡品质形象大幅改观。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河长制”全面推进。扎实开展各级河长巡河行动,目前区级河长累计巡河130人次,乡镇级河长累计巡河1014人次,村级河长巡河累计8230人次,共出动各种车辆1069台次、人力2552人次,清运垃圾9581余立方米,全区河道基本实现清洁卫生、无垃圾随意堆放。绿化造林成效显著。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实施造林绿化面积48069亩,完成全年计划的114%。另外,水源涵养林建设3670.8亩,完成计划的202%;环路绿化工程181亩,完成计划的103%。利用25天短暂时间,顶着巨大压力,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长平高速公路两侧16公里防风带植树任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主动整改环保反馈问题,涉及我区的20个问题已经整改6个,其余14个问题都在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确保如期整改。
社会事业成绩斐然。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分别完成3242人、820人、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社会保障,累计发放低保金3387.18万元,1.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制定下发《铁东区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9—2020)》,《铁东区中央第八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涉及的问题基本整改完毕。健康扶贫有效开展,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38人次,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开展“春风行动”,为7名有意愿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叶赫满族镇中学新建综合楼和第九中学新建学校食堂等工程顺利推进;以创建全国体育教育试验区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社团工作日驱规范有序,体育教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大学区管理和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教学教研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逐渐解决,幼儿园和民办教育机构得到进一步规范。卫生计生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组建家庭医生团队64个,累计为15684人开展31368人次上门服务;铁东区代表四平市接受“省公共卫生服务”2018年度绩效考核,位列全省第二。社会管理持续创新,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调解矛盾39件,排查纠纷305次,预防纠纷107件。物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新成立2个业主委员会,完成物业小区分级初评43个,调节物业纠纷800多件,日均接访15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应急管理强化隐患排查,督促整改隐患302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显著,共排查涉黑涉恶线索90条,查结87条,转化战果29条,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恶势力团伙3个。